2025年7月20日,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,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遭遇1955年建党以来最惨烈的滑铁卢——两院同时失去多数席位,彻底沦为“少数派政权”。 首相石破茂在记者会上面色铁青,承认败选却拒绝辞职,党内大佬麻生太郎直接放话“不能容忍他继续执政”。
一个名为“参政党”的极右翼小党横空出世,从3年前仅有的1个议席猛增至14席,成为搅动政坛的最大黑马。 其党首神谷宗币高举“日本人优先”大旗,通过短视频平台狂吸百万年轻粉丝,甚至被外媒称为“日本特朗普”。
而真正的风暴眼藏在经济数据里:日本大米价格一年暴涨30%,实际工资倒退到1990年水平,72%民众要求对美国关税强硬反击。 当超市里的主妇为300日元差价犹豫不决时,东京永田町的权力游戏才刚刚撕开第一道裂缝。
自民党遭遇历史性溃败
7月21日凌晨的计票结果显示,执政联盟在参议院125个改选议席中仅获47席。 自民党席位从改选前的52席暴跌至39席,公明党从14席缩水到8席。 加上未改选的75席,执政联盟总议席仅122席,距离参议院248席的过半数门槛还差足足24席。
这是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,该党首次在众参两院同时失去多数席位。 在东京都选区,自民党参议院议员会长武见敬三意外落选;全国32个“一人区”(单一议员选区)中,自民党只拿下14席,连四国等传统票仓也全面失守。
石破茂在自民党总部面对记者时,背后电子屏的惨红数据格外刺眼。 他承认结果“远超预期之严峻”,但紧接着强调:“我不会让国家政务停滞。 ”这句话被日媒解读为“拒不交权”的宣战书。
民生困局点燃民众怒火
选举前三天,东京超市里的越光米标价每公斤2980日元,比去年同期贵了30%。 主妇山田女士攥着钱包对NHK记者抱怨:“便当都不敢放满米饭了。 ”
物价成了压垮执政党的最后一根稻草。 日本4月通胀率攀升至4%,创40年新高,但实际工资连续22个月下降,甚至低于1990年水平。 时事社选前民调显示,86%选民将“物价对策”列为投票首要考量,远超安保、外交等议题。
为挽回民心,石破茂在选前紧急宣布向全民发放2万日元(约940元)补贴,却被讽刺为“撒钱买票”。 国民民主党趁机打出“免消费税”口号,立宪民主党承诺“废除汽油暂定税”,这些直击痛点的政策让执政党相形见绌。
党内逼宫与权力暗战
败选当晚,自民党总部大楼彻夜灯火通明。 党内最大派系领袖、87岁的麻生太郎向亲信放话:“绝不容忍他继续任职。 ”年轻议员若林洋平直接在社交媒体开炮:“石破茂根本不适合当领导! ”
被视为接班人的高市早苗动作频频。 这位安倍晋三的嫡系门生,在选举期间就公开主张“对美强硬”“将自卫队改国防军”,与石破茂的温和路线截然相反。 党内文件显示,她的支持者正秘密联络各派阀,试图启动“倒石”程序。
曾被石破茂打压的“岸田派”残部悄然集结。 这批议员既不公开支持首相,也不加入反对阵营,像潜伏的猎豹等待时机。 一位匿名议员透露:“只要关税谈判破裂,我们会立即提交不信任案。 ”
极右翼黑马的崛起密码
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币的竞选现场像一场网红演唱会。 7月19日东京芝公园,上千名年轻人举着手机拍摄舞台——台上没有政治口号,只有一段名为《外国人抢走你的工作》的动漫短片:画面中外国劳工涌入工厂,日本青年失业流浪。
这种极具煽动性的内容在TikTok上获得420万次播放。 参政党用“算法+情绪”的组合拳,精准收割18-30岁选民:他们在比例代表投票中支持率达34%,位居各党之首。 神谷的YouTube频道订阅量三个月暴涨至87万,一条“在日外国人每年领走3万亿福利”的短视频单日播放破百万。
与欧洲极右翼不同,参政党带有鲜明的日本烙印:主张废除《LGBT平等法案》、恢复天皇元首制、限制外国资本收购农田。 其地方议员在名古屋推动“外国人夜间禁入公园”条例,在大阪要求学校餐食禁用进口食材。
少数派政府的跛脚困境
选举结果揭晓仅6小时,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就飞往华盛顿。 他手里攥着特朗普的“最后通牒”:若8月1日前达不成协议,日本汽车将被加征25%关税。
但石破茂的谈判筹码正在消失。 日本车企内部测算,关税战将导致丰田每辆车成本增加48万日元(约2.2万元)。 然而在国会,任何让步都需要在野党支持——手握14票的参政党已放话:“敢让步就推翻内阁! ”
现实的威胁在秋季国会。 执政联盟提交的补充预算案涉及2.3万亿日元(约1080亿元)物价补贴,但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要求捆绑“冻结美军基地扩建”条款,国民民主党则坚持加入“削减公务员薪资”修正案。 政策妥协成本飙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社会撕裂的显性伤口
7月22日,大阪街头出现诡异场景:参政党支持者举着“外国人滚出去”的标语游行,百米外则是举“反对种族主义”横幅的大学生。 双方被200名防暴警察隔开,仍有人试图冲破警戒线投掷水瓶。
这种对立早已渗透日常生活。 东京某语言学校教师透露,近期韩国留学生遭当街辱骂事件激增;埼玉县工厂主山本则抱怨:“越南员工看到参政党海报后问我是否要裁员。 ”
而真正助推极右翼的,是那些沉默的失落者。 35岁的临时工小林投了参政党:“我的时薪十年没变,但便利店饭团从100涨到180日元。 他们至少敢说真话。 ”
保守阵营的路线之争
自民党总部七楼的“安倍纪念室”成为隐秘战场。 墙上挂着安倍晋三2017年签署《美日联合声明》的照片,下方陈列着他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文件。 如今这里变成派系角力的圣地:高市早苗支持者在此聚会,呼吁“继承安倍路线”;石破茂派则避开此地,在隔壁会议室强调“民生优先”。
两派分歧在国防政策上尤其尖锐。 高市系议员推动将2026年防卫预算增至GDP的2.5%,约13万亿日元(6100亿元);石破茂则试图控制在10万亿内,把钱投向儿童补贴。 一份泄露的党内报告显示,双方在7月16日闭门会议上激烈争吵,高市派代表摔门离场。
经济向东转的意外转折
选举后第三天,丰田汽车宣布与中国宁德时代达成协议:2026年起采用中国磷酸铁锂电池替代美国供应商。 日产紧随其后,被曝正测试华为智能驾驶系统。
这些动作背后有民意支撑。 《读卖新闻》民调显示,72%民众支持“减少对美依赖”,仅15%愿向美国妥协。 大阪商社职员中村道破天机:“当美国对我们加税时,中国在买我们的机床。 ”
具象征意义的是7月23日的中日半导体合作签约仪式。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与中国工信部长视频握手,约定共同研发2纳米芯片。 东京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,签约当日日本半导体股平均上涨3.4%。
配资门户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