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五古《登峨眉山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为李白在蜀地“游神仙”期间所作。【《感兴》(李白):“十五游神仙,仙游未曾歇。”】
登峨眉山(李白)
蜀国多仙山,峨眉邈难匹。周流试登览,绝怪安可悉?
青冥倚天开,彩错疑画出。泠然紫霞赏,果得锦囊术。
云间吟琼箫,石上弄宝瑟。平生有微尚,欢笑自此毕。
烟容如在颜,尘累忽相失。傥逢骑羊子,携手凌白日。
【注释】峨眉山: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31:“嘉州,犍为。……峨眉县,上。东至州七十五里。……峨眉大山在县西七里。《蜀都赋》云'抗峨眉于重阻’。两山相对,望之如峨眉,故名。”邈:景观。
周流:周游。《史记-货殖传》:“富商大贾,周流天下,交易之物莫不通。”《九龙潭作》(唐-崔湜):“结侣寻绝径,周流观奇迹。”
悉:详尽叙述。《报任安书》(汉-司马迁):“书不能悉意。”《修行颂》(唐-慧能):“若学顿教法,愚人不可悉。“
青冥:青翠幽深的山。《说文》:“冥,幽也。”《广雅》:“冥,暗也。”《瀑布》(唐-施肩吾):“豁开青冥颠,写出万丈泉。”
彩错:色彩交错。《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》(唐-沈佺期):“乳窦何淋漓,苔藓更彩错。”
泠然:《庄子-逍遥游》:“御风而行,泠然善也。”郭象注:“泠然,轻妙之貌。”《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》(唐-张易之):“山中日暮幽岩下,泠然香吹落花深。”
紫霞:紫色云霞;指神仙居处。《前缓声歌》(陆机):“献酬既已周,轻举乘紫霞。”刘良注:“众仙会毕,乘霞而去。”《七日夜女郎歌》(魏晋):“紫霞烟翠盖,斜月照绮窗。”《萼绿华歌》(唐-韦应物):“有一人兮升紫霞,书名玉牒兮萼绿华。”
锦囊术:指神仙之术。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以黄金之箱,封以白玉之函,以珊瑚为轴,紫锦为囊,安著柏梁台上。”《学仙》(唐-张籍):“自言天老书,秘覆云锦囊。”
琼箫、宝瑟:箫、瑟之美称。《飞燕篇》(唐-王翰):“朝弄琼箫下彩云,夜踏金梯上明月。”《登高望春》(梁-沈约):“宝瑟玫瑰柱,金羁玳瑁鞍。”
微尚:微小的志趣、意愿(谦词)。《初去郡》(南朝宋-谢灵运):“伊余秉微尚,拙讷谢浮名。”《题张野人园庐》(唐-孟浩然):“与君园庐并,微尚颇亦同。”
烟容:烟霞之容。《游凤林寺西岭》(唐-孟浩然):“烟容开远树,春色满幽山。”
尘累:尘世的牵累;佛教语,指烦恼、恶业的种种束缚。《梁书-处士传-阮孝绪》:“愿迹松子于瀛海,追许由于穹谷,庶保促生,以免尘累。”《楞严经》卷1:“拔济未来,越诸尘累。”
骑羊子:仙人葛由。《列仙传》:“葛由者。羌人也。周成王时,好刻木羊卖之。一旦骑羊而入西蜀,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(suí)山。绥山在峨眉山西南,高无极也。随之者不复还,皆得仙道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四句直叙峨眉山美景难以尽述。蜀国有很多仙山,峨眉山的景观难有匹敌。试着遍游所有胜景,绝对奇异的景致岂能尽述。接着四句描画峨眉山。青翠幽深的大山倚天展开,色彩斑烂的美景疑是画出。欣赏飘然美妙的紫气云霞,果然得到修道成仙之术。(倚天开,言其高。疑画出,言其美。紫霞锦囊,言其仙。)末八句写登山感受。云间吹奏玉箫,石上弹起宝瑟。平生有个小小愿望,自此结束世俗之乐。烟霞之气如在脸上,尘世牵累忽然消失。倘若遇上仙人葛由,要与他携手超越白日。(人间仙境。“游神仙”找对了地方。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门户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