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城市在40℃热浪中蒸腾,新乡南太行深处却流淌着26℃的清凉。一房难求的民宿、孩童踏浪嬉戏、“水上麻将”、点亮夜空的音乐会……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一幅避暑经济蓬勃生长的火热图景。
今年夏天,新乡南太行不仅迎来了客流、收入的双增长,更呈现出从“白天看山水”到“全时享清凉”、从“到此一游”到“旅居避暑”的转变,强劲的数据与丰富的业态,清晰印证着新乡正将“凉资源”高效转化为富民增收的“热经济”。
民宿升级,从“一张床”到“微度假”的沉浸式体验
走进“水泉映月”民宿,一股凉意扑面而来。据该民宿老板黄学忠介绍,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正是“水泉映月”民宿的灵感来源,民宿的设计保留了原本的岩石、竹林、清泉等元素,打造“宅中有园,园中有院,院中有竹,竹间见天,天上挂月”的多层次的自然主义空间场景。
“我们民宿去年开始营业,今年暑期以来,每个周末14间房基本都是满房状态。”黄学忠估算,今年暑期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。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“情绪价值”,14间客房,一房一景一设计,晚间池水星光闪烁,尽情聆听自然的白噪音。
展开剩余78%在八里沟附近,类似的高端民宿还有很多,当地的民宿业态正从单纯提供住宿,向提供深度体验的“度假”升级,草坪、泳池、棋牌室、露天影院等基础设施成了“标配”,“民宿+”模式也让游客好评如潮。
据八里沟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7月份以来,八里沟景区日均客流量约1万人次,暑期接待总客流量近25万人次。
为了妥善应对暑期避暑高峰,景区在八里沟天河瀑布区域新建了户外运动“瀑降”项目,游客不仅能体验到惊险刺激的运动乐趣,还能被瀑布的清凉水汽包围,有效缓解夏日的燥热。
此外,7月中旬,景区正式开启“八里沟亲水文化季”活动,白天在景区体验魔毯飞人、水上飞人等多项体验性娱乐项目,夜幕降临,“摇滚新乡·八里沟之夜”夜场狂欢,开启山谷蹦迪派对,让游客昼享清凉,夜嗨不停。
新场景、新玩法受青睐,亲子游成主流
盛夏午后,城市高温炙烤难耐之际,太行山深处的宝泉景区却是一方清凉天地。大人在水中悠闲地打着麻将,孩子们则卷起裤腿,踏入水中,追逐水花,暑热仿佛被隔绝于群山之外。
“这里的水‘温凉而不冰’,既避开了酷暑燥热,又不会让孩子受凉,孩子玩一整天都乐呵呵的,咱们看着也安心,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。”不少家长感慨。
“今年来宝泉的游客中,亲子家庭较多,我们民宿也针对亲子家庭做了一些调整,比如增加了儿童游乐区,提供亲子主题的房间,收入和去年基本持平。”宝泉避暑山庄民宿负责人郑桂红说。
“宝泉这边有很多适合孩子玩的项目,像水上闯关、萌宠互动,孩子玩得特别开心。而且这里的自然风光也很美,既能避暑又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,一举两得。”来自郑州的李女士表示,这已经是她连续三年带着孩子来这里游玩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夏天,宝泉上新了“悬崖绿洲”项目,该项目以“悬崖绿洲”为设计理念,以遮阳和清凉消暑需求作为设计目的,在天亭广场打造了青苔伞、网红天幕、水上麻将、水台阶水池,增加大量雾森装置和绿植环绕,营造清凉氛围,让游客踏入天亭广场的那一刻起,便能感受到置身于绿洲般的清凉与惬意。
宝泉工作人员李承轩表示,7月以来,宝泉景区接待人数38.46万人,营收达4894.39万元。
乡村避暑受热捧,催生“旅居康养”新风口
在避暑大军中,除了亲子家庭、年轻人,还出现了一个显著增长群体——来自城市的“候鸟式”康养老人。而万仙山的民宿大多具有浓郁的乡村特色,散落在红岩绝壁间的院落,以石头为骨、草木为魂,每一处细节都流淌着浓郁的乡土气息,周边的避暑康养业态也正持续升温。据新乡南太行旅居康养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,今年5月便有老年客群提前预订7、8月的避暑旅居套餐,租期多为一至两个月,当前入住率已超八成。
“这里空气好,气温低,晚上睡觉不用开空调,比在城里闷着舒服多了。农家菜也很合我们胃口,都是新鲜的蔬菜和自家养的鸡鸭,吃得健康又放心。”来自新乡市区的退休工人王先生表示,他和老伴已经在万仙山住了半个多月了。
这类需求催生了针对中老年人的避暑康养产品,包含住宿、餐饮、健康监测、文娱活动的一站式服务不断完善。“太行本色”民宿老板李婧透漏,该民宿正积极探索“候鸟式旅居”模式,让游客春可赏花、夏能避暑、秋观红叶、冬玩冰雪。 目前,该民宿已联合多家康养机构,推出15天、30天等长租套餐,并配套健康监测、膳食调理等增值服务。
此外,为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,万仙山景区正在积极推进“非遗进民宿”项目,与太行木雕、剪纸等非遗项目深度融合,开发“民宿+手工”体验产品,让游客带走的不仅是清凉记忆,更有太行风味的健康伴手礼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门户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